七教网
 
 | 首页 | 校园 | 教学 | 德育 | 文书 | 读书 | 论文 | 考试 | 分享 | 站务 | 
 v 您现在的位置: 七教网 >> 读书 >> 名家之言 >> 正文
 
 

春风又绿江南岸,老师们讲错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1778    更新时间:2013/1/17

中学语文教科书上,有首很经典的诗歌,叫《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每当讲到这首诗歌时,老师们必定要将“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大肆宣讲一番。老师们大多会这样告诉学生这个“绿”字的来龙去脉:

王安石的原诗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但他觉得“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最后受外面绿色的启发,才改成了“绿”字。

这样的讲解一代传一代。以至于一讲到诗歌中的“诗眼”时,大家都纷纷举例王安石的这个“绿”字。一直到今天,我们的中学语文教科书还是这么讲的。
    需要推敲的是,在王安石之前,唐代很多大诗人都已经用过了这个“绿”字,如丘为的“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又如王维的“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再如李白的“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在文学造诣上,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怎么可能没有读过其中的任何一首呢?显然,这说不过去。

那么又如何解释王安石前后换了十多个字,最后才敲定了“绿”字呢?这就需要历史的视野。

1069年,王安石当上了宋朝的宰相,随即,便推出了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但是新法损害了大官僚的利益,没过几年,王安石的变法便以失败而告终。于是,王安石开始了闲居不得志的生活,但却时刻等待着东山再起。

当我们知道了这样的历史背景后,我们便不难发现:其实,王安石早就知道可以用“绿”字,但是处在逆境中的他,不愿向任何人认输,这种心态直接映照着他的诗歌。他知道李白用过,丘为用过,王维也用过,所以他就坚决不能用,他要想出比前人高明的字,绝不沿袭前人,就像他的变法一样。但是,在思考良久,换了十多个字后仍然想不到适合的,才低头认输,不甘心的用了很多前代大诗人都已经用过了的“绿”字。     

春风又绿江南岸,似乎,我们要读懂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绿”字,其实,我们只有读懂了那个“绿”字背后的朝代,才能读懂为什么一个“绿”字,要换十几次。



《春风又绿江南岸,老师们讲错了!》
来自[七教网www.qijiao.net],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Copyright© 2010 - 2024七教网_教师之家_淄博教师网_山东教师网_致力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生活水平!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果不慎侵犯了您的利益,请与站长联系(微信zibojiaoshi),我们会立即删除!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鲁ICP备150373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