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16淄博市教育创新成果展示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与评价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淄博教育信息网  点击数2769  更新时间:2017/3/26 20:27:0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内容简介:

临淄区实验小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与评价解决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不高、教师“点状”化、“割裂”化教学思维方式和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促进学科课程校本化,让课程变得“好吃有营养”,建立指向核心素养的多元评价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学科能力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出版了临淄区实验小学深度教学研究丛书一套(共9本)、《小学生写字指导手册》(共10册)等专著和校本教材,在《人民教育》发表课程整合论文《课程如何变得“好吃有营养”》,学校编写的《小学生写字手册》校本教材在淄博市多所学校推广使用,效果良好。2016年5月13日,李德乾校长应邀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为第17期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动态研修班和毕节滇西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班200人作题为“基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国家课程校本化与评价体系”的报告,受到广泛好评。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与评价”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与评价”于2016年1月确立为淄博市2016年度教育工作创新项目。一年来,学校将该项目作为推动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扎扎实实开展课程整合与评价研究,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效显著。

一、项目实施情况

(一)专家引领。我们聘请山东省教科院张斌博士、许爱红博士等省级专家到校指导项目工作。各学科在专家引领下,在学科内容、目标、实施和评价方面进行系统化和关联思考,科学分解课程标准内容,形成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评价设计,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检验和改进。在课堂研究过程中,市教研室、市教科所、区教研室有关领导和教研员多次到校指导工作,项目研究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向前推进。

(二)行动研究。在“自下而上”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本土化行动研究中,教师是积极的课程改造的行动者、介入者与改良者。 老师们创造了“主题整合、结构整合、情景整合”等多种整合方式,用“自己的课程”教“自己的学生”,让师生因课程整合而绽放异彩。学校出版系列校本教材,都是教师集体教研、深入研讨的结果,如今写字课程、晨读课程、能读会写课程、结构课程、球类课程、动漫课程等纳入了学科课程体系,深度教学成为新常态。

(三)系统设计。根据泰勒原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不高的问题,如学生写字质量不高、学习兴趣不浓、阅读与作文能力薄弱、学生思维僵化、创新实践能力不强等;

其次是教师点状化思维教学方式问题。教师不能有效地梳理学科知识使之类化和结构化,更不能运用“教结构、用结构”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和过程设计,致使教学“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科素养无法得到有效培养。

第三是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传统的评价模式往往是“一张试卷定乾坤”,缺乏可操作性、可评价性的多元评价方式,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学科素养和能力往往成为“空中楼阁”,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因此,该项目研究要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校本化地改造学科课程,让课程变得“好吃有营养”,建立指向核心素养的多元评价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学科能力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主要创新点

其一,课程设计结构化、立体化、网状化。用统整融合的思维方式,以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和内在逻辑关系将散状的学科知识变得结构化、立体化、网状化。通过某一主题(或类结构)作为学科内容的整合框架,让新旧知识之间关联、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关联、不同学科之间关联,“教结构、用结构”长程两段教学设计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

其二,评价方式绿色化、生态化、多元化。评价项目指向学生的学科素养,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分解出可操作、可执行、可测评的学习目标,再将学习目标细化为相应的能力、素养表现性标准,根据表现性标准对学生进行立体、多元化的评价,每一学期的学生素质报告单,每个学科都有不用项目的考核认定,有效保障和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其三,让学生接受“好吃有营养”的学科教育,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通过序列化、结构化的课程整合内容,以主题学习、结构学习、情景学习或专题学习的课程实施过程,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的听说能力、数学学科的思维能力、英语学科听说能力、其他学科的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

四、取得的突破和成效

(一)主要突破

1.课程整合方式的突破:形成了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方式

语文课程,我们采用了“主题整合”的方式。依据课程标准,从培养学生写好字、写好文、会倾听、会说话、会朗读出发,对语文学科进行了“主题整合”。主题整合主要包括写字主题、诵读主题、能读会写(说)主题等。

数学学科,我们采用结构整合的方式。依据课程标准,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出发,对数学学科进行了“结构整合”。结构整合主要包括“核心概念”结构、问题结构和思想方法结构, 采用“渗透、迁移、交错、训练”教学策略,让数学课堂彰显思维魅力。

英语学科,我们采用了情景整合方式。将教材中的单词和课文按情境进行重新归类,每一类都要拓展补充一定量的英语词汇组成新的情景短文,英语学习变为情景剧表演、电影配音、场景对话等方式,借此扩大学生的英语阅读量,同时学习西方文化,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其他学科,实行跨界整合。美术,一节基本美术课,学习教材基本内容 ;一节动漫课,从美术技法到动漫制作,逐步开设动漫课程。音乐,一节基础音乐课,学习教材基本内容;一节电钢课,使用电钢教材。体育,在保证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前提下,让乒乓球、足球、篮球进课堂,形成体育传统项目特色。科学,一节基本科学课,学习教材基本内容 ;一节科技阅读课,同时渗透科技制作和动手操作。思品课与地方课程中的《安全教育》进行整合,突出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课,将临淄齐文化教育和地方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和《环境教育》作为信息技术处理的资源,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2.教师教学思维方式的突破:由点状、割裂思维向融通关联思维转变

教师教学不再仅仅是盯住教材中的知识点和习题,而是运用“结构加工策略”,突破知识的“点状”和“割裂”,将知识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沟通起来,实施“教结构、用结构”的教学策略。其一,将某一知识点归入一类知识体系中,如“读写结合点”的单元教学;其二,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纳入整个学段知识结构链中,如数学“和差倍份”核心概念教学;其三,将某一关键素养纳入跨学科研究中,如信息技术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融入到动漫教学之中,体育技能融入到球类(乒乓球、足球、篮球)教学之中。

3.教学评价方式的突破:由评价单一模式向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多元评价模式转变

语文学习能力评价,主要包括认字测评、书写测评、朗读测评、古诗背诵测评、阅读测评、作文专项测评。低年级的认字测评底线是教材中的生字数量,分三个级别进行评价;书写测评采用“十段三星”评价方式,写字水平高的学生可以跨段申报 ;作文测试采用现场命题,集中评阅,等级评价的方式。

数学学习能力评价主要包括口算、操作应用、说理分析、数学日记等内容,其中说理分析时做到语言简洁、完整,能够借助画批、示意图进行分析数量关系。 其中,“说理分析”是必测项目。教师测评小组(一般2名教师一组),对学生进行测评,根据学生口头分析的完整性、准确性、简洁性、正确性评定等级。

英语学习能力分项则由五大部分组成 :听力、单词认读、情景对话、情景表演、儿歌演唱等。

其他学科学习能力评价的重点放在素质展示和实践操作上。比如体育主要评价学生身体 素质各项指标 ;音乐主要评价学生现场演唱、 演奏、展示素质 ;美术主要评价学生的基本技 能和作品展示 ;信息技术评价,重点考查学生的电子作品设计;科学课程的评价重点在实验操作和科技创意、小制作等。

在评价的价值导向上,我们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学校专门制定《学生学习习惯评价表》,从学习用品摆放、课堂礼仪、读姿坐姿走姿、回答问题、合作交流等诸方面细节上开展评价,每学期还开展班级、学生个人学习习惯星级达标活动,实施周评、月总、学期达标认定,计入班级和学生学期评价。

习惯评价中,我们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素养 :一是表达素养 ;二是倾听素养,学生的注意力培养成为教师研究的心理课题 ;三是 疑能力,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敢于质疑纳入了 堂星级考核 ;四是整理的习惯,学习完一个知识单元,学生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知识结构,并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二)主要成效

1.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

写字素养显著提升。全国、省、市、区比赛300余人获奖;区教研室抽测,卷面分遥遥领先于其他同类学校;临淄区写字教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初中各校教师一致反馈:单看写字一项,就能确定是实小的毕业生;多校领导、教师到校观摩,给予高度评价。

能读会写能力显著提升。每年有30%的学生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第三届“夏青杯”朗诵比赛中,在淄博赛区,我校学生获得特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水平人数的三分之一,获奖学生占总获奖人数的六分之一。经典诵读节目《花木兰》获得全省一等奖,并被邀请参加全省的汇报演出。

艺术创造能力显著提升。两年来,学生的动漫作品荣获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创新发明奖,数十人荣获全国一、二等奖。三四五年级学生90%以上的学生能够制作动漫作品,艺术创造能力显著增强。

体育技能显著提升。学校的乒乓球、足球达到全市一流水平,步入全省先进行列;篮球比赛全区第一名。

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显著提升。从学校自主设计的多元评价检测结果来看,80%的学生各项评价指标达到了良好以上等级;两年的区教育局学科质量抽测,优秀率、及格率和得分率综合成绩位居第一。

2. 教师在课程整合中得到个性成长

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快速成长,涌现出一大批个性化教师。郭树珍老师实施“读写结合”课程成效显著,在全区举办个人教学研讨会,穆俊风老师的写字教学、张国华老师的数学建模,李小芹老师的汉字文化、邢红伟老师的诗意童年课程、王栋老师的动漫课程都各有特色,并且在课程整合的研究中出版个人专著。

五、标志性成果

1.出版系列专著和校本教材。主要包括:

①临淄区实验小学深度教学研究丛书一套(共9本),由李德乾、王景涛主编

②出版《小学生写字指导手册》(共10册),李德乾、穆俊风主编

③李德乾校长在《人民教育》发表课程整合论文《课程如何变得“好吃有营养”》

2.形成了一批优秀科研成果

①李德乾、穆俊风等老师的《小学生写字课程》被评为淄博市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②李德乾、韩春梅、王景涛等老师的《能读会写课程》被评为淄博市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③李德乾校长的文章《课程如何变得“好吃而有营养”》被评为第29次淄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④在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颁奖暨创新成果展示活动中,李德乾校长以其申报的“基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国家课程校本化与评价体系”改革创新案例,获得组委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

3.经验推广

①学校编写的《小学生写字手册》校本教材在淄博市多所学校推广使用,效果良好。

②2016年5月13日,李德乾校长应邀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为第17期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动态研修班和毕节滇西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班200人作《基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国家课程校本化与评价体系》报告,受到广泛好评。